伯克利、USC、杜克商學院又出了哪些對“國際生”有利的新變動?
日期:2022-08-30 13:21:05 閱讀量:0 作者:b老師今年,有幾所美國Top30 大學的商學院又有了最新變動,看看伯克利、USC、杜克商學院又出了哪些對“國際生”有利的新變動?想申請商學院的同學一定不要錯過,有可能你的機會已經(jīng)來了!
UC-Brekekey
兩年制本科項目轉為四年
上個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Haas商學院宣布,將其排名第一的兩年制本科商業(yè)課程將擴大到四年制課程。也就是意味著高中生可以直接申請哈斯商學院了,(而在此之前,只有完成所有商學院先修課和至少60學分的本校大二學生,以及其他學校轉學生才可以申請。)
伯克利的這個四年制商科,從2023fall就可以提交申請,2024年將迎來首屆大一新生。
圖 | 伯克利官網(wǎng)
對商科感興趣的小伙伴,你們又多一個選擇。
杜克大學
不再需要雅思/托福
近期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突然宣布:不再接受語言考試成績!
圖 | 杜克大學官網(wǎng)
學校也解釋了為什么不再要求語言成績:申請人提交語言成績,會降低工作人員的效率,所以學校決定不再接受語言成績。
確實挺讓人大跌眼鏡,因為語言成績幾乎是美國院校必需的要求,不需要申請人提交語言考試成績的學校幾乎為零,所以杜克的聲明確實蠻特立獨行的!
有沒有英語不好的小伙伴在暗暗偷笑?可能有點想太多了!難道美國大學會用中文授課嗎?不要求語言成績,不代表學校不考核申請人的英語水平,我們仔細看一下學校在官網(wǎng)上發(fā)出來的聲明:
圖 | 杜克大學官網(wǎng)
學校也說明了未來如何評估申請的語言水平。具體方式包括:SAT/ACT等標化考試、申請文書、推薦信、本科或高中成績以及面試。尤其是面試,這能非常簡單直接地看出申請人的英語水平!
但是話說話來,想申請杜克富卡的同學,到底還要不要參加語言考試?
優(yōu)弗YOYO的建議是,當然要??!你又不可能只能申請杜克富卡這一所,美國大多數(shù)學校都把語言成績設為硬性條件,只要你還想申請其他學校,那語言考試基本上就是不可避免的。
再者說,杜克大學只是不要求申請人提交語言考試成績單,但是也會通過包括面試在內(nèi)的各種辦法來考量申請人的英語水平,所以英語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
南加大
商學院本科專業(yè)全部獲STEM認證
南加大最近傳來許多好消息,除了前段時間本科申請新增EA輪次之外,更爆炸的新聞來了!
根據(jù)美國南加州大學Marshall商學院官網(wǎng)發(fā)布的信息顯示,該學院所有本科專業(yè)均已獲得STEM專業(yè)論證。
圖 | 南加大官網(wǎng)
南加大Marshall商學院設立的本科專業(yè)主要包括:
01、會計
02、工商管理(含所有方向:商業(yè)分析、傳播、企業(yè)和創(chuàng)新、金融、國際關系、領導力和創(chuàng)新、市場營銷、房地產(chǎn)金融、風險管理等所有方向)
03、電影藝術商科
04、全球工商管理
這個好消息也就這意味著,就讀Marshall學院本科的國際學生在畢業(yè)后均可以獲得3年的OPT!
這長達36個月的OPT簡直是在給留學生“發(fā)福利”。
OPT不僅是在美國積累工作經(jīng)驗的途徑,也是取得美國工作簽證H1B的重要途徑。
STEM領域的時間比普通專業(yè)多了24個月,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去申請工作簽證,進而轉換移民身份。
除此以外,有長達3年美國工作經(jīng)驗,如同給簡歷鑲了金邊。出國留學的學生并不少,但是有工作經(jīng)驗的海歸還是非常搶手的。
雖然今年,這些頂級名校的商學院都開出了越來越吸引人的條件,想入讀的欲望更強烈了。雖然這些商學院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但是申請難度和競爭程度還是讓人“孩怕”!
比如UC-Berkeley的商學院錄取率只有23%左右,杜克和南加大的錄取率也只有24%上下,像斯坦福、哈佛這種老牌名校的錄取率則跌至個位數(shù)…
能成功被商科專業(yè)錄取的申請人必然是有兩把刷子的,就單單從標化成績來看,NYU商學院往年錄取新生的平均SAT為1507分,康奈爾大學則為1489分,幾乎所有你叫得出來名字的學校,商科專業(yè)的平均SAT都在1450+。
能打的標化成績+閃光的軟背景已經(jīng)成為了邁進商學院的標配,所以建議想申請美國商科專業(yè)的小伙伴們一定要提前規(guī)劃。
標化成績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去美國留學有兩個硬性條件必須要完成:GPA和標準化考試。其中,標準化考試分為三種類型:
1、語言類考試
語言類考試以托福和雅思為主。雖然美國大學更傾向于托福,英聯(lián)邦國家更傾向于雅思,但是這種差異在錄取過程中是微乎其微。
2、能力型的標準化考試
能力型的標準化考試有SSAT、SAT、ACT、GRE、GMAT等。其中,SAT/ACT被認為是大學申請中最重要的考試。
SAT和ACT考試也被稱作美國的高考。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之下,我們更推薦中國學生選擇SAT,因為數(shù)學占總分比重更高,擅長數(shù)學考試的亞洲學生更容易拿到好分數(shù)。
3、科目型的標準化考試
科目型的標準化考試有SATⅡ、AP、IBDP等,此類考試僅申請美本需要。
托福、雅思、SAT都是必要的標化考試,而AP屬于錦上添花的標化考試。AP課程相當于美國大學先修課程,難度處于高中常規(guī)課程和美國大學第一基礎課之間,本意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課程的難度,以及通過兌換學分的方式,免除一些大學選課要求并節(jié)省一部分學費。
未來標化仍是美本招生因素中的關鍵一項
首先,根據(jù)CA系統(tǒng)最新發(fā)布的申請數(shù)據(jù),2021-2022申請季有48%的申請人提交了標化成績。雖然與疫情爆發(fā)前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差距,但比2020-2021申請季增加了5%。
其次,根據(jù)《2021年SAT年度報告》數(shù)據(jù),亞裔學生的標化分數(shù)依舊碾壓其它族裔,霸屏“SAT高分榜單”。無論是報名考試人數(shù),還是單科成績和總成績,均遙遙領先。
再者,從剛剛結束的2021-2022申請季取得的戰(zhàn)績來看,拿下Top 30名校Offer的學員,大部分都提交了非常不錯的SAT/ACT成績。
鑒于此,在中國學生如此努力“刷分”和提交標化的大環(huán)境下,無需贅言,大家也能知道到底要不要準備標化吧!
如何展示軟實力?
▌領導能力
很多美國的大學在自己學校網(wǎng)頁上的簡介中都會說—我們是要培養(yǎng)某個領域的領導者。要培養(yǎng)這個,當然他們要選擇有領導能力或者有領導潛質(zhì)的申請者。
領導力不是單純地站在高處發(fā)號施令,它包括組織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精神等融為一體的能力。
你可以去創(chuàng)建社團,不管是什么類型的社團,整個過程都會摻雜著酸甜苦辣,有時候未必有想法和魄力就能完成自己的目標,就能成功創(chuàng)建。但是貴在堅持,貴在你如何克服掉困難,貴在你從中學到了什么。不要擔心失敗而不敢去嘗試,而是要有就算失敗也要做100%的努力的決心。只有這樣,申請者的領導力才是真正的鍛煉和展現(xiàn)了。
如果你沒有機會和可能性去創(chuàng)建什么,那就參加一些其他的可以體現(xiàn)自己領導力的活動,比如加入學校學生會,通過努力擔任某個領導,然后領導同伴們做一些事情;比如擔任班級中的班干部,帶領同學們一起為班級做貢獻。只要有心,處處都是機會。
▌被領導能力—團隊協(xié)作精神
當90%的申請者都在為了提高自己的領導力而奮斗的時候,還有那10%不喜歡做領導者的申請者在苦惱著。而如果你就是這樣的一個申請者,如果你就是喜歡做一個群眾,就一定不要生拉硬扯到領導力上。
你還會有其他打動美國錄取委員會的地方。如果所有的申請者都說自己有領導力,結果就是誰也沒有領導力。當你在別人的領導下做得其樂融融時;當你與隊員的合作愉快結束時,那么你所具備的被領導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也是你的亮點之一。所以當下次機會來臨時,學習被領導吧。
▌多樣性
美國的大學在介紹自己的學校的時候通常會說的另外一點就是自己的diversity(多樣性),它希望各個國家的申請者能為它帶去多樣性。所以申請者要是能讓學校相信你就是他們想要的多樣性的人,同時學校的多樣性也能滿足你的需求,那么你就成功了。
排除掉自己頭腦中的關于多樣性的復雜定義,任何一個人的存在就是為學校增加多樣性的元素,我們要做的是除了這個人本身能給學校帶去的多樣性之外,你的具體事項能為學校帶去的多樣性。
▌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種最看不見、摸不著的能力,但是縱觀各個大學對自己的吹噓,都是要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當然也要投其所好,告訴他們,我有創(chuàng)新能力??墒侨绾蝸碜屗麄兿嘈拍阌袆?chuàng)新能力呢?
可以去參加一些創(chuàng)新大賽,參加創(chuàng)新大賽的關鍵在于你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創(chuàng)新的,“如何”這兩個字是最關鍵所在。
更加簡單的辦法是在生活中的細微處都能做到創(chuàng)新,仔細觀察生活、運用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可以創(chuàng)新的地方無處不在,學習時解答題目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來完成、幫父母做家務時可以發(fā)明一些小創(chuàng)造,只要你肯用心,驚喜就無處不在。
▌社會責任感
不得不感到遺憾的是,中國的申請者在社會責任感方面是比較欠缺的,不見得是學生沒有這種責任感,而是這種責任感長久以來被父母、被學校、被老師壓制著,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不要去管什么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是普遍地中國學生被教育的方式。所以學生自己都不知道社會上還有其它的東西需要自己去承擔責任。
什么是社會責任感呢?
當四川大地震后你看到那么多人在受苦受難的時候,你很想能夠幫他們做點什么;當大街上看到乞討的殘疾人時,你趕緊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去給他們買點熱飯;當公交車上有老人上車時,你馬上站起來為他們讓座…..所有的這些都是一種責任感,應對挑戰(zhàn)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很多的中國申請者都像是溫室里的花朵,美麗但是易碎,不能承受打擊和磨難,這是美國的大學不喜歡的類型。
中國的申請者經(jīng)歷過磨難的還是很少,尤其是有錢可以出國的家庭,對孩子都是寵愛有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這對孩子的未來而言不是種多么美好的教育方式。而如果恰巧你真的是具備了這種成熟困難、克服困難的能力,那么你就比別人有了優(yōu)勢。
▌研究能力
作為中國的高中生,真正去做過 Research(研究)并得出來報告和結論的少之又少。不一定是沒有這個能力,不一定是沒有興趣,但是缺乏創(chuàng)新、缺少好奇心、缺少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導致申請者經(jīng)歷在該方面的匱乏。如果有機會做彌補,那么自然又可以為申請加分。
▌國際交流、國內(nèi)外旅游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給美國大學帶去多樣性的一種經(jīng)歷,單獨列出來是因為中國的多數(shù)學生還是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歷。經(jīng)常有這種經(jīng)歷的學生的眼界會相對開闊一些,見多識廣一些,美國大學的錄取委員會就會喜歡一些。所以有機會的話,可以多出去旅游一下。
至于國際交流,也有一些選擇,比如自己就讀的高中組織的交流,參加起來比較容易。也會有一些其它,比如全球青少年領袖峰會,比如可以參加學校的summer program 等等。
▌各種榮譽和獎項
參加各種校級的、市級的、國家級的乃至國際級的學術以及非學術方面的競賽,會讓你更受美國的大學的青睞。比如全國奧林匹克的數(shù)學競賽、物理競賽等各學科競賽,或者校級的各學科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模特大賽、書法大賽、作文比賽、象棋比賽、圍棋比賽、乒乓球比賽、棒球比賽等。
但是一定不要漫無邊際地亂抓一氣,只要是個比賽就去參加,要有選擇地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將來的學習目標、職業(yè)目標來進行。比如你想學習金融,那么你可以參加數(shù)學競賽,參加象棋、圍棋等能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比賽。
優(yōu)弗教育首次獨家采用“雙團隊”導師模式-“DoubleTeam”。團隊一:由兩位主導師組成為“首席專家顧問團隊”。團隊二:由三位導師組成為“規(guī)劃執(zhí)行團隊”。在優(yōu)弗獨具特色的“雙團隊”指導下,具備專業(yè)性,聯(lián)動性以及高執(zhí)行力這三大特點,讓整體規(guī)劃突破傳統(tǒng)留學導師架構,真正突顯每一位導師在學生身上可發(fā)展力,可塑造力,從而將服務做實,做精,做細!??!